要降糖 不要低血糖
日期:2015-11-30 19:58:35 来源:上海长征医院
2011年11月14日是全球第五个联合国糖尿病日,其主题是“应对糖尿病,立即行动”。糖尿病是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“甜蜜杀手”,持续严格地控制血糖是延缓病程、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。然而在我国,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对“控糖”存有误区,仅以降低血糖水平为治疗目标而忽略低血糖的危害。
2011年的一项中国低血糖调查结果显示,在我国,超过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曾因低血糖而需要他人的帮助,更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因此接受过急救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很多患者未对低血糖引起足够的重视。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,六成以上的患者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往往忽略这一严峻问题,更有部分患者对低血糖的表现一无所知,并错误地将高血糖症状与低血糖联系在一起。
“低血糖是血糖管理中最大的绊脚石,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使之前的降糖治疗前功尽弃。”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石勇铨教授指出,“进食过少、酗酒、过度运动、肾功能明显减退、不适当应用降糖药物等都会引发低血糖。长期、反复地发生低血糖,可使患者出现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情况,甚至可能会昏迷或突然死
亡。”对糖尿病患者,要格外注意低血糖。“医学上一般认为血糖水平低于2.8为低血糖,所以不少医生会认为只有血糖低于2.8才叫低血糖,但专科医生都知道,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.9就已经属于低血糖了,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机制是有问题的。”石勇铨教授说。
医生发现,药物性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低血糖原因,服用剂量过大、或是两三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,都可能引发低血糖。专家提醒,如果感觉很饿、心跳加速、手心或额头冒虚汗、头晕、双脚软弱无力、看不清东西等,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,老年人、肾功能减退患者、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患者都是低血糖高危人群。经历低血糖后,糖尿病患者应及时与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,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运动、饮食等生活安排。